<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盟市概况

        兴安盟


        兴安盟(“兴安”系满语,汉语为“丘陵”之意)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带,东北、东南分别与黑龙江、吉林两省毗邻;南部、西部、北部分别与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相连;西北部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26公里。设有中国阿尔山—蒙古松贝尔国际季节性开放口岸。总面积5.5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61.89,少数民族人口占49%,其中蒙古族人口占44%,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比例较高地区。1980年兴安盟恢复盟建制,现辖两市(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三旗(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扎赉特旗)一县(突泉县),其中,阿尔山市和科右前旗为边境旗市,乌兰浩特市为盟委行署所在地。

        兴安盟是革命老区。1947年5月1日,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就诞生在这里,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最早实践地。拥有“五一会址”、“乌兰夫办公旧址”、“民族解放纪念馆”等一批革命旧址。

        水资源相对丰富。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15条,天然湖泊共35个,水库22座,总库容18.3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50亿立方米,居自治区第二位,具备水煤组合、发展新型煤化工和新型能源的独特优势。

        生态地位重要。位于嫩江、松花江流域和科尔沁沙地源头,是大兴安岭林海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盟草地面积2683.88万亩,林地面积2554.08万亩,生态服务价值、碳汇功能潜力巨大,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生态服务区。

        原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共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8个,其中,自然保护区10个,森林公园3个,湿地公园4个,地质公园1个,保护地总面积983.4万亩,占我盟国土总面积的10.96%。特别是阿尔山地区集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于一身,拥有温泉、湿地、火山、冰雪、森林、草原等自然景观,是典型的生态文明体验区。

        农牧业发展条件较好。年均降水量400—450毫米,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是世界公认的“玉米黄金种植带”和“最佳养牛带”。耕地面积1895万亩、粮食总产量666万吨,牲畜存栏837万头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周边400公里范围内有一盟两市三省一国,靠近东北市场,位于黑吉辽三省区的扇形中心,是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连接俄蒙的重要经济通道。目前虽然已基本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但通道基础设施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提升。

        跨区域配置资源便利。地处大兴安岭成矿带核心区,以有色金属资源为主,地下蕴藏铅、锌、铜、镁、铁等资源;在经济运输半径内,由周边的蒙古国和呼伦贝尔、锡林郭勒、通辽等地构成一个煤炭资源富集圈。

        初步核算,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1.7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9.33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57.62亿元,增长2.3%;第三产业增加值234.85亿元,增长6.7%。三次产业比例为34.8:26.2:39.0。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3%、10.7%和53.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702元,比上年增长6.3%。民营经济增加值401.44亿元,比上年增长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