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呼和浩特市推进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 关注两个着力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9-02 09:55

        推进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之三

        呼和浩特市推进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 关注两个着力

        呼和浩特市稳步推进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注重完善规划体系建立及规划实施政策协同体系,牵头起草《呼包鄂乌四市落实<呼包鄂乌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呼包鄂乌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呼包鄂乌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着力推动产业发展互促共进,着力提高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努力打造更加活力幸福的创新型首府城市。

        推动产业发展互促共进,努力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城市。呼和浩特市把加强区域间产业协作作为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突破口,依托区域现有产业基础,积极助力打造优势互补、互促共进的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紧紧围绕做好乳业振兴文章,依托伊利、蒙牛两家龙头乳企,实施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乳业产业园项目,同步建设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围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文章,利用托清园区与鄂尔多斯相邻的优势,制定了《托清准工业园区产业合作试点方案》,积极推动现代能源化工发展。同时,严格落实能耗双控,积极推动电力、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制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行动计划,确保铁合金、电石、焦炭等落后产能两年内全部退出;围绕做好数字经济文章,依托获批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契机,将加强同乌兰察布等地合作,推动软硬件深度结合,通过强强联合、错位发展,全面提升数字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现已拥有全国第一的服务器装机能力,百亿元级的产业规模和一系列知名企业、高品质项目。一是组织开展2022年度第一批创新平台(基地)科技计划工作,编制完成了《呼和浩特市创建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技支撑方案》,已报科技厅和财政厅审核。二是加快推进和林格尔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建设。研究编写了《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申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报告》。三是加快推进商贸服务型国家枢纽建设项目,该项目已经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呼和浩特智慧谷物流基地项目、铁通物流仓储设施补短板项目、呼和浩特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冷链物流基地等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圆通、中通、九州通等续建项目已复工建设。四是推进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和信息共享。依据《呼包鄂乌智慧文旅一体化建设方案》,我市立足区域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了文化旅游数据中心、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文化旅游产业监测平台、文化旅游大数据分析平台等相关功能,满足了呼包鄂乌智慧文旅一体化建设系统功能需要。

        提高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努力打造更加幸福的首府城市。围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医疗等优质资源集中集聚的优势,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教育方面,协同开展职业教育研讨、培训等系列活动,呼包鄂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开通了呼和浩特市共享资源子页面,共享名师优课、一师一优课、民族语言统编教材三个专栏资源,其中名师优课(小初高)资源6008个,民族语言统编教材资源98个,一师一优课资源18个,积极探索与各地开展集团化办学,建立骨干校长、优秀教师互派锻炼机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就业方面,承办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呼包鄂三地常住人口,均可进行就业失业登记,切实实现三市就业、人力资源信息互联互通。继续支持各类高校打造人才实训基地,组织建立各市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实现人才互通、共用。住房保障方面,呼和浩特市已实行公租房实物和货币保障并行的保障方式,扩大了公租房保障覆盖范围,降低了准入门槛,对环卫、公交等公共服务行业的人群实施精准保障。包鄂乌三市人员若在呼市居住满2年以上可申请呼和浩特市公租房。持续完善呼包鄂乌四市跨区域住房公积金政策。呼市已将购房、租房、还贷、销户4种提取业务标准上报至自治区住建厅,促进四市公积金业务统一要件、统一标准。医疗资源方面,充分发挥呼和浩特首府医疗资源优势,呼包鄂三市将一级以上开通住院医保结算系统的医疗机构全部接入国家跨省异地就医平台;在呼包鄂乌地区分别建设了26个专科联盟,覆盖90多家医院;积极与各地在建立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等方面加强合作,加快建立网上一体化诊疗平台,尽快实现远程诊疗全覆盖。呼包鄂三地同级医疗机构间及跨盟市医联体内部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同城化共享,加快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政务服务方面,呼和浩特市牵头推进政务服务四城通办,会同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和乌兰察布市政务服务部门,梳理完成了第四批呼包鄂乌四城通办事项共计1239项,其中呼和浩特市379项,包头市224项,鄂尔多斯市327项,乌兰察布市309项。启用跨域通办专窗平台搭建云见面通道。

        呼和浩特市将持续推进城市群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和业务协同,积极建立完善四市内外开放融通、跨部门开放协同、合作工作专业协调机制。在公共服务领域构建专业化呼包鄂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协调推进机制;在产业协同领域,共建内蒙古科技大市场,逐步开展科技大市场服务工作;继续推进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完善产业创新发展支撑体系,力争将金山高新区打造成推进区域创新高地,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