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内蒙古公安交管部门坚持以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为主线,严格落实党中央、公安部、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多措并举、多向发力,推动队伍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警企警民关系更加紧密和谐,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在最新的第三方满意度测评中,全区百姓对公安交管工作的满意度继教育整顿之后再次超过90%。
一、大讨论活动成功“破冰”。为进一步巩固拓展教育整顿成果成效,为党的二十大创造安全稳定的交通秩序和社会环境,年初,全区公安交管系统同步开展了“迎接二十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在学习教育阶段,各地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放在首位,采取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同步开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和案例警示教育学习,推动队伍观念作风持续转变。在开门纳谏阶段,各地坚持将群众满意作为行动标尺,通过发布征求意见建议公告、发放调查问卷、召开警民恳谈会、走访企业群众等多种渠道,精准掌握企业群众需求。期间,内蒙古总队累计征集到各类问题建议91条。在整改提升阶段,各地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问题建议整改清单,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逐项对账销号。期间,呼伦贝尔推出23项便民利企措施、赤峰制定《损害营商环境行为问责规定》、锡林郭勒创新推出“进交管门,知全警事”工作模式和6项便民利企新举措、巴彦淖尔推出服务企业发展8项措施、鄂尔多斯出台25条便民利企新举措。
二、各项改革任务平稳“落地”。全区各地紧密结合地区实际,全力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在重点改革任务方面,圆满完成“三个新部令”宣贯和“两个指引”推广执行工作。公安交管87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接入“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72项车驾管业务全面下放至旗县市区车管所。100%“一网通办”、100%“全程网办”、100%“掌上办”接近实现。分层分级完成全区公安交管部门《权责清单》以及2022版《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办事指南及工作流程》编制工作,新增全区通办、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事项13项。派出所“一站式”政务服务模式由试点转为推广,截至6月底,全区有交管业务进驻的“一站式”派出所达到105家。在服务群众方面,去年以来全区同步推出的3批次、32项放管服改革措施,已累计惠及企业群众超680万人次。其中,“十分钟违停免罚”办理超2.5万笔,减免罚款超125万元;“交通事故医疗费垫付网上审批”成功办理3400余笔、累计垫付资金超5000万元;“取消驾驶人考试报名费”惠及群众近10万人,为考试群众节省费用近300万元。此外,今年1-6月,全区道路交通事故互联网在线快速处理简易程序案件超过9万起,占全部简易程序处理案件的近80%;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业务量占全部业务量比重,同比增长10.44%,达到78.41%,再创历史新高。
三、务实举措助力复工复产。上半年,全区多地先后出现疫情反复,各地紧密结合疫情防控形势,优化交通运输保障服务,尽最大努力畅通救援车辆、应急和民生物资运输“绿色通道”。此外,呼和浩特推出疫情期间10项服务保障措施和十六项“福利”。包头成立“一对一”助企专班、设立大货车司机驿站;推出疫情期间18项助企利民措施和“促销费、稳经济、保增长”10项交通管理举措。通辽、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鄂尔多斯、阿拉善等地推出企业批量检车“上门服务”。高速交警一支队主动协调疫情防控指挥部,优化货车入呼政策。高速交警二支队推出高速公路施工作业网上申报服务措施。高速交警三支队推行跨盟市危化品运输车辆及企业线上备案登记,均有力保障辖区企业群众复工复产,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四、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效能。全区各地持续深化科技应用,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群众能力水平。期间,呼和浩特开发车驾管业务办理微信小程序预约功能。包头推广电动自行车带牌销售,实现号牌办理网上预约、当场发放,累计登记上牌超23万辆。兴安盟将公安交管大件运输许可审批时限由15个工作日缩短至当日办结。鄂尔多斯建设应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智能审核系统,车检时长缩减50%。高速交警一支队联合路政部门简化超限运输车辆审批办理流程,实现线上办理、当日办结。
下一步,内蒙古公安交管部门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为主线,扎实做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更好服务保障各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