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搜本站
        搜索
        list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不会忘记 > 历史不会忘记
        索连红:孩子们的“索妈妈”
        ───
        发布时间: 2018-12-20 16:49    
        分享到:


        索连红,女,汉族,1969415出生,中共党员,本科毕业,2008年参加工作,现任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玉泉区公安分局小召前街派出所社区民警。她先后被评为内蒙古第二届公益之星“最具爱心个人”、呼和浩特市“巾帼建功”标兵、玉泉公安分局优秀共产党员、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呼和浩特市最美青城人道德模范、全国公安系统“学雷锋先进个人”称号。

        索连红生活在一个警察的家庭。20075月,索连红的丈夫、玉泉区公安分局的优秀民警宝力格在抓捕穷凶极恶的犯罪嫌疑人张兰同时壮烈牺牲。丈夫离开后,坚强而善良的索连红勇敢的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擦干眼泪,继承丈夫的遗志,投身公安事业。

        2008年“感动青城”表彰晚会的现场,索连红看到了一群可爱的孩子。这些孩子都有一颗童真的心,但却只能用手语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后来通过他们的老师张秀丽了解到,他们都是来自武川县特殊学校的孩子。他们的家庭都非常困难。有些孩子来自离异家庭,有些孩子是智障,还有些孩子是孤儿。当进一步了解到张秀丽老师为孩子们的艰辛付出后,索连红被感动了。索连红看着一位叫乌兰的小女孩,她圆圆的大眼睛仿佛在说话。索连红走近小乌兰,深情地问她“愿意做我的女儿吗?”小孩惊呆了,望着老师的眼睛,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从未说过话的小女孩轻声的喊出了“警察妈妈”!索连红以及在场的人们都落泪了。从此以后,除了照顾自己的孩子,索连红还要照顾自己身残志坚的女儿乌兰。在索连红的关怀和照顾下,女儿乌兰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每到放假的时候,索连红还带着儿子到学校看望妹妹乌兰。让儿子亲身感受这些孩子的坚毅品质和认真学习的态度,以此来激励儿子好好学习。同时,带着乌兰一起生活,让她体会到家的温暖和家人的呵护。

        一次,从学校回来后,儿子和索连红说,张海如小姑娘的家庭非常困难,能不能让她也成为我的妹妹,我把我的生活费让给她。在儿子的鼓舞下,为了乌兰和张海如有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索连红毅然决定承担乌兰和张海如学费,并按月提供生活费用。为了保障三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索连红同志除了努力工作,还得从自己的生活费用里使劲节省。由于患有胆结石,繁重的警务工作中索连红时常忍受着剧烈的绞痛坚持工作。当悉心的同时们发现后,劝她早日住院治疗。但考虑到昂贵的手术费用,索连红选择了自己承受病痛的折磨。为了不让同志们担心,索连红常常一个人躲在宿舍里忍受。

        这样一个对自己“吝啬”的人,对别人却是那么慷慨。当了解到一位爱心妈妈热心帮助失足青少年的事情后,她主动找到爱心妈妈张连云,并将三千元钱送到张连云的手中,作为帮助和教育孩子们的费用。张连云了解到索连红本身也很困难时,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受到帮助的孩子们也都激动地喊她“索妈妈”,说他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做人。

        除了帮助老人和孩子,索连红还收养了一个女儿。2009年,索连红把女孩的户口迁到了自己家。20139月,她又去教育部门为女孩办理小学升初中的手续,在说明孩子的特殊情况后,工作人员不相信地说:“这孩子不是你亲戚吗,户口都是刚迁过来的,别来这蒙人。”为了孩子能上学,索连红只能强忍着委屈一遍遍地解释,最后还是行不通。没有办法,她只好向教育局领导求助,最终帮忙为女孩办理了入学手续。这是丈夫牺牲后,索连红第一次向组织张口。

        当人们不解的问她,你本身很困难为什么还要帮助别人的时候,索连红总是说,在我和家人最困难的时候,有很多人心人帮助了我。就是这样一位善良而朴实的警察妈妈,用母爱温暖着许多需要帮助和爱护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位英雄的妻子,用真情帮助着和自己一样困难的母亲。

        索连红没有任何的豪言壮语,只有一位人民警察对居民的承诺,一名妻子接替丈夫完成未了心愿的坚定信念。

         


        信息来源: 政治部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