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以来,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着增强,采取强有力措施积极推动整改工作,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近期14项整改任务已通过自治区相关委办厅局验收,现予以公示,公示期2019年8月6日至8月10日,未提出异议的整改任务给予销号(联系电话:0471-4632171)。
序号 |
整改问题 |
责任单位 |
完成情况 |
1 |
中央财政2013年以来对自治区投入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的资金多达600亿左右,自治区财政投入仍显不足。要从对国家和民族负责的高度,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力度,增强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 |
自治区财政厅、生态环境厅,各盟市党委、政府 |
自治区财政厅和各盟市通过积极调整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资金、优先安排债券资金等方式持续加大污染治理、生态保护财政投入,取得阶段性成效。2016至2018年,自治区本级和各盟市共安排生态环境保护资金205.6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7.12%,预算外另安排生态环境保护地方债券资金19亿元,切实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内蒙古环投公司于2017年11月正式投入运营,广泛吸纳社会资本进入环保领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自治区生态环保建设。 |
2 |
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接纳河套地区90%以上农田排水,超过36%的总氮、55%的化学需氧量和62%的总磷来自农业污染,这是乌梁素海污染主要来源,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下大的功夫治理。乌梁素海综合治理规划2015年4月上报自治区,目前仍未批准实施。现场检查还发现,在乌梁素海保护区内,乌梁素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情况下,擅自上马建设规模为养殖面积5000余亩的生态养殖配套工程,目前已建成总工程量的30%。2016年4月,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对项目进行了批复。 |
自治区发改委,巴彦淖尔市党委、政府 |
2016年10月,自治区政府批复了《乌梁素海综合治理规划》,巴彦淖尔市和自治区相关部门组织实施了农业面源、城镇和工业点源、内源治理和生态补水等工程。5000余亩的生态养殖配套工程已完善环评手续。巴彦淖尔市制定了《巴彦淖尔市“四控”行动一个意见和四个办法》《关于推进乌梁素海面源污染治理的实施办法》等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方案,经过一系列措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入湖污染物控制取得一定成效。控肥增效上,年均增施有机肥300万亩以上,配方肥施用面积达到380万亩以上,2018年化肥总用量实现负增长。控药减害上,积极推广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2018年农药总用量实现负增长,利用率达到36%。控水降耗上,2018年,全市应用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技术178万亩,节水2.67万立方米,完成工程节水46.8万亩,用水系数达到0.43,提高了0.01。控膜提效上,2018年全市地膜覆盖播种面积826万亩,地膜残留量为6.78kg/亩,残膜当季回收率达到75%。乌梁素海生态治理后续工作将严格按照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整改方案抓好贯彻落实。 |
3 |
呼伦贝尔市14座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大马拉小车”问题,近10家污水处理厂不能稳定达标排放。呼伦贝尔市牙克石益民污水处理厂2015年、2016年长期超标排放。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每天2万吨污水未按规定处理排往新开河。 |
呼伦贝尔市党委、政府 |
呼伦贝尔市各家污水处理厂通过增加污水收集管网、进行科学合理的技术改造等措施提高了负荷率,通过更换老旧设备、工艺改造、提标改造等方式提高了达标率,14家污水处理厂负荷率均达到60%以上,稳定达标排放。扎赉诺尔已于2016年11月通过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及棚户区改造,将每天2万吨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目前中水实现全部回用。 |
4 |
锡林郭勒盟12家污水处理厂中8家负荷低于60%,阿巴嘎旗、太仆寺旗等5家长期超标排放。 |
锡林郭勒盟盟委、行署 |
正蓝旗、多伦县、阿巴嘎旗、苏尼特右旗、太仆寺旗、镶黄旗、正镶白旗、苏尼特左旗等8个旗县污水处理厂,通过增加污水收集管网、进行技术改造等措施,负荷率全部提高到60%以上;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太仆寺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等5个旗市的污水处理厂,通过更换老旧设备、提标改造等方式,污染物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
5 |
包头市主城区污水处理管网建设滞后、污水收集不到位,导致每天有7万吨生活污水未有效处理直排二道沙河,2015年再生水回用率仅为15%左右。 |
包头市党委、政府 |
2017-2018年,包头市新增污水管网121公里,污水收集能力进一步提高,通过建设二道沙河截流管线、西河污水收集管线等已将二道沙河内污水全部收集到万水泉污水处理厂处理,对暂时无法接入管网的国安森林花园小区,建设了1处日处理能力400吨的小型污水处理站,目前二道沙河已无污水排放。新建再生水管网32.1公里,再生水回用率已达到35.06%,实现预定目标。 |
6 |
督察组现场检查69家用水企业,有23家存在违规使用水资源问题。2004年以来,自治区职能部门累计受理55个水权转让项目,实际仅完成3个,导致本应取用地表水的工矿企业大量违规取用地下水。巴彦淖尔临河热电厂、巴彦淖尔华能乌拉特电厂、鄂尔多斯京东方源盛光电、鄂尔多斯中轩生化等企业无证取用地下水;呼和浩特天野化工、中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在限采区内违规取用地下水;因引黄工程或中水工程不到位,鄂尔多斯亿利化学、鄂尔多斯博大实地化学、鄂尔多斯蒙大新能源、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通辽中联水泥、晨烁天易新能源等企业违规取用地下水,各级水利部门水资源监管力度不足。 |
自治区水利厅,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通辽市等盟市党委、政府 |
12家重点违规取用地下水企业已全部完成了水源置换和封井工作,完成整改。涉及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等地的水权转让项目,根据各水权转让项目前期工作和工程建设进展,实施动态管理调整至83个水权转让项目,66个项目已完成水资源论证批复(其中37个项目已发放取水许可证),水权转让工作更加规范高效。 |
7 |
煤化工行业耗水量巨大,目前自治区已建成投产29家,在建7家,取得“路条”9家,将新增用水4亿立方米,其中鄂尔多斯市将新增用水量3亿立方米,如不采取措施,水资源和水生态失衡问题将更加突出。 |
自治区水利厅,各盟市党委、政府 |
2017年自治区水利厅联合自治区发改委、经信委和环保厅对全区煤化工项目进行了核查,发现全区19家煤化工企业存在违规使用地下水行为,经整改,19家企业全部停止取用地下水,改为再生水或地表水等其它水源。为加强水资源监控能力,对煤化工企业用水实时在线监控,目前自治区已完成40个煤化工企业在线监测工作,包括14个重点煤化工项目。对鄂尔多斯市、包头市、乌海市等已经达到或接近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新上煤化工项目均须通过水权转让或使用再生水等方式解决,严控新增取水量。 |
8 |
全区有7个未纳入国家年度能源建设计划的自备火电厂违规上马,涉及总装机容量511万千瓦。 |
自治区能源局,包头市、鄂尔多斯市、通辽市党委、政府 |
中电投土右发电厂、希望铝业自备热电厂、包铝自备热电厂、绿能光电热电厂、和谊自备发电厂、锦联铝材动力车间、创源铝材动力车间等7个未纳入国家年度能源建设计划的自备火电厂项目,已全部按照整改要求在取得合法审批手续前停止建设。 |
9 |
在包头市中铝包头铝业有限公司未实际落实产能置换指标的情况下,包头市发展改革委为50万吨铝合金项目(含动力车间)办理了备案手续。目前中铝项目已完成厂房立柱及电解槽基础建设。 |
包头市党委、政府 |
中铝包头铝业有限公司50万吨铝合金项目(华云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合计需电解铝产能指标46万吨,企业合计置换完成电解铝产能48万吨,其中46万吨用于华云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期项目,企业已完成违规电解铝产能置换工作,有关责任人被依法追责问责。 |
10 |
2015年,兴安盟乌兰浩特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违反国家关于化解过剩产能的政策,违规新建120m2烧结机、616 m3高炉、70吨转炉和100万吨/年棒材生产线,2016年陆续建成投产运行,钢铁产能由60万吨/年增加到150万吨/年。2015年12月30日,兴安盟环保局在主体工程基本建成的情况下批复环评报告书,兴安盟行署及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未能及时责令企业停止建设。 |
兴安盟盟委、行署 |
乌兰浩特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向内蒙古星光煤炭集团鄂托克旗华鑫建材有限公司购买了110万吨生铁、77万吨粗钢产能,并通过关停2台35吨转炉减量置换了炼钢产能60万吨,违规新增钢铁产能置换工作全部完成,现有合法炼钢产能136.9万吨,合法炼铁产能132万吨,有关责任人被依法追责问责。 |
11 |
截止2015年底,全区建成区仍有654台10蒸吨/小时及以下老旧小锅炉未淘汰,而2014年至2015年又违规新建部分小锅炉。 |
自治区住建厅、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各盟市党委、政府 |
全区654台燃煤小锅炉淘汰了650台,其余4台经属地规划部门确认不在城市建成区。对违规新建小锅炉进行了深入排查,发现近120台燃煤小锅炉,全部通过拆除、改造等方式给予了淘汰。 |
12 |
目前全区建成有色金属冶炼废渣处置能力87.59万吨、含砷废渣处置能力3万吨。但2015年,全区12家企业产生冶炼废渣78.6万吨,实际处置量12.36万吨;产生含砷废渣3.9万吨,均未得到处置。到2015年底,未经综合利用和处置的冶炼废渣和含砷废渣长期违规堆存,全区累计堆存量已达到286.6万吨。 |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相关盟市党委、政府 |
包头市华鼎铜业发展有限公司、包头铝业有限公司、东方希望包头稀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辽市泰鼎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赤峰中色锌业有限公司、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金剑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富邦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巴彦淖尔市紫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飞尚铜业有限公司、乌拉特后旗瑞峰铅冶炼有限公司,锡林郭勒盟兴安铜锌冶炼有限公司等5个盟市12家企业,对历史堆存的286.6万吨冶炼废渣和含砷废渣,已通过回收利用、转移、填埋等方式完成处置。 |
13 |
神华包头煤化工2000吨活性污泥、包头铝业公司6300吨电解槽大修渣超期贮存。 |
包头市党委、政府 |
神华包头煤化工根据环保部评估中心对煤制烯烃项目有关活性污泥综合利用建议,采用GE水煤浆气化工艺,将活性污泥与原料煤复配制浆,送入气化炉制取合成气,完成对2000吨活性污泥综合利用。包头铝业有限公司碳素厂建设了年处理能力1万吨的电解铝大修渣无害化处理项目,对堆存的6410.9吨大修渣进行了处置。 |
14 |
全区64个自治区级以上工业园区中,园区规划大、入驻企业少、停产企业多的现象比较普遍,29个未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园区污水直排或超标排放与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大马拉小车”现象并存。31个园区未建设集中供热设施,大多数园区未配套建设正规渣场。 |
自治区工信厅、生态环境厅,各盟市党委、政府 |
目前64个自治区级及以上工业园区规划面积由2016年的3452.25平方公里调整为906.85平方公里,面积减少74%;较2016年新增工业项目674个,停产企业比2017年减少97户,园区规划大、入驻企业少、停产企业多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园区环保基础设施配套方面,64个工业园区需建设污水处理设施79个,已建成66个,在建10个;需建设固废渣场59个,已建成24个,在建13个;需建设集中供热设施33个,已建成9个,在建16个。2018年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5.7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我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构建长效管理机制,2017年自治区政府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园区升级扩区评价办法》,将污水处理设施、渣场建设、集中供热等列入工业园区综合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后续整改工作将严格按照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整改方案抓好贯彻落实。 |